
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我国薯蓣皂素产业的开拓者
周振起,山东金乡人,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我国薯蓣皂素产业的奠基者。
1961年于山东大学微生物发酵专业毕业后,周振起投身甾体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专注于薯蓣皂素生产技术研究五十余年。他参与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薯蓣植物资源普查,推动薯蓣皂素生产工艺从直接酸水解法发展到“自然发酵一酸水解”工艺,使该工艺成为全国黄姜加工的标准流程,他制订了我国首个薯蓣皂素质量标准,提高了产量与质量。
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提出“分离法加工薯蓣植物资源”,将植物体中的植物纤维、淀粉、皂甙等成分分离利用,国家计委列为重点项目。并主持在陕西省建设生产线,实现工艺产业化。八十年代,该技术在全国推广,助推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薯蓣皂素生产国。
面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安全隐患,周振起带领团队研制出全封闭自动连续化生产装置,提高生产安全性,降低能源消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应用于江西等地的大规模生产。
九十年代,他开拓胡卢巴资源,建立西部植物化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利用胡卢巴豆生产薯蓣皂素、植物胶和食用豆粉,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新世纪以来,他针对黄姜加工污染问题,提出从源头治理的清洁生产方案,建立试验线通过验收,实现工艺废水零排放,推动产业绿色转型。2008年,陕西省发布《薯蓣皂素清洁生产标准》,其工艺成为行业标准。
周振起长期坚持“产学研”结合,在甾体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薯蓣皂素生产领域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他的贡献不仅奠定了我国薯蓣皂素产业的技术基础,更推动了植物化学产业的发展,展现了新时代劳动模范的创新精神与卓越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