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我国黄土区土壤及土壤侵蚀学科的开创者和奠譽者
“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这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朱显谟的铮铮誓言。他用一生践行着对黄河治理和黄土高原生态改善的承诺。
朱显谟1915年出生于江苏崇明,因年少时的经历,立志成为“科学农民”。1940年从国立中央大学农化系毕业后,开启科研之路。上世纪50年代,响应国家根治黄河水患的号召,他告别南京的优越条件,奔赴陕西杨陵,投身黄土高原土壤科学研究。
此后60余年,朱显谟扎根黄土高原。他多次深入考察,系统研究土壤形成、发育及侵蚀规律,提出一系列重要理论。他建立墺土独立土类,开创耕作土壤研究新途径。他提出的以迅速恢复植被为中心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宇方略”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和黄河泥沙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让黄河泥沙输入量由过去每年的16亿吨下降到现在不足3亿吨,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与生态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他治学严谨,主持编著《樓土》《陕西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等多部专著,发表150余篇学术论文,荣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竺可桢野外工作奖、陕西省劳模等诸多荣誉。
朱显谟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不懈努力和卓越智慧,在黄土高原上书写壮丽篇章,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在科学研究与生态保护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